本報訊 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我市持續突出開放招商、強化項目帶動,實施“雙輪”驅動,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,努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實現更大進展。
2021年,我市重點項目計劃安排330個,總投資6002.8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750.1億元。其中,促開工項目100個,總投資1714.2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36.7億元;促竣工項目100個,總投資797.6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50.5億元;促進度項目100個,總投資2300.7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363.0億元;促前期項目30個,總投資1190.4億元。
綜上項目涉及產業、基礎設施、民生三大類。其中:產業類項目118個,總投資2856.9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300.4億元;基礎設施類項目111個,總投資2089.9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42.7億元;民生類項目101個,總投資1056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07億元。
據悉,2020年,我市把開放招商作為市委一號工程,組建五條戰線、七大戰區,發布開放招商一張圖,推行微信公眾號,開展“線上”“線下”招商活動,全年共對接產業類項目322個,計劃總投資2868億元,大唐5G、中科聲學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地;永榮丙烷制丙烯、華峰物流供應鏈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簽約。建立項目“首問責任制”和“限期辦結制”,組建“難、硬、重、新”工作專班,實施定點“掛號銷賬”,全年33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88.8億元,超序時進度9.6個百分點,新建福廈鐵路莆田段、三棵樹涂料系列等176個項目完成投資均超億元;組織4次集中開竣工活動,恒達機電、光電子產業園等180個項目實現開工,華興玻璃、華峰生態科技產業園等150個項目實現竣工;全年新增“五個一批”項目554個,總投資5915億元,其中新增10億元以上項目164個,居全省第二位。搶抓國家政策資金機遇,67個項目獲批地方政府專項債167億元,獲批全國首支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專項債6億元,有效破解項目資金難題。 (時報記者 林錦堂)